中关村科学城交出创新生产力新答卷

2023-06-17 20:16:05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

2023年1到4月,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9333.39亿元,同比增长4.1%,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1.7%;率先推进人才领域先行先试改革,前期吸引科学家数量占全球比例的2.9%;海淀区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6月15日至16日,在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创新合伙人大会暨首届荷塘创投科技成果转化论坛上,中关村科学城交出一份创新生产力新答卷。

论坛首日现场。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供图

海淀区副区长林剑华表示,2018年海淀区提出“创新合伙人计划”,与广大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协同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这一功能定位;2019年,海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以此为平台,整合各类创新主体力量,持续迭代升级中关村科学城创新雨林生态,为科技企业提供产业投资和科创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支撑创新全链条全要素发展。

借助这一平台,首创社会与科学家基金投资模式,基金的签约规模达到了66.86亿元;在科创服务层面,超前打造了区域创新孵化的模式,9家孵化器获得了北京市首批标杆孵化称号,在全市标杆孵化器中占40%;在人才吸引层面,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扎根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创业合伙人。在“海英计划”基础之上,联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推出“薪火共燃”计划。

他表示,目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活跃时期,中关村科学城将始终秉持包罗开放的发展理念,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诚挚地邀请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主体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合作伙伴。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执行董事王桐慧表示,公司聚焦主业,在产业投资、产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通过与科学家、高等院校、头部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的紧密合作,重点支持一批有代表性的创新基金、标杆产业培育空间和创新平台,以及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服务促进了这些具有引领作用和发展前景的创新主体在海淀区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态。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领域比较全面、资源非常丰富的优质的创新合伙人的队伍和阵容豪华的朋友圈。

作为创新合伙人,清华大学工业开发研究院承担着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在北京转化和产业化的使命。院长金勤献表示,在产业链的构建中,清华工研院构建上游科技投资、中游产业赋能、下游场景搭建的科技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了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他表示,本次大会重点关注“深耕原始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呼应了当前科技产业方面的关键点。在具体措施上,中关村科学城有新意、有体系、层层递进:围绕原始创新设立了科学家基金;围绕着技术和企业,建立标杆孵化平台;针对初创企业,提供了专精特新的价值服务平台;围绕着新一代科技园区建设,探索新的服务体系……通过这些举措,通过共同努力,海淀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一定能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城。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发展处处长王春生说,中关村科学城着力构建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先导的“高精尖”产业体系。2023年1到4月份,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9333.39亿元,同比增长4.1%,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1.7%。在人才引领方面,中关村科学城率先推进人才领域先行先试改革,据统计,前期吸引科学家数量占全球比例达到了2.9%。海淀区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企业培育方面,建立了全面企业机构培育机制,和29个乡镇全覆盖的协同服务企业的机制。全区集聚了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5家,占北京市的3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5家,占全市的45%。独角兽企业51家,占全市40%。上市企业总数271家,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科技企业的成长和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打造。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中关村科学城持续优化创新雨林生态,向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目标而奋斗。多年来,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标杆产业培育空间和平台、聚集了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主体。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则进一步深化与区域内知名科学家之间的“创新合伙人”关系,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新探索。自发布以来,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的签约规模已达到66.86亿元,截至2022年底,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一期已经累计支持海淀企业近百家。(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关键词:

上一篇:第十六届武隆芙蓉江龙舟锦标赛开赛_速读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