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你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最新资讯

2023-04-05 17:15:35来源:第一心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或是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原生家庭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总会无时无刻地伴随着我们。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从我们作为原生家庭系统的成员之一呱呱坠地时起,就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父母思想观念、行事方式、性格喜恶、人际关系等的浸润。


(资料图片)

因此,简明扼要地说,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就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张德芬曾经说过:“一个人在生活当中所能遇见几乎所有难题,归根结底都逃不脱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我初入心理咨询行业时,曾经对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如此深刻的影响产生过质疑。

尽管我的原生家庭并不算幸福,但当时的我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父母所带给我的负面影响, 我对童年时期所经历过的心理创伤几乎已经淡忘,同时在我长大成人之后也体谅并理解我的父母,在彼时彼刻或许他们也曾受困于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以至于没有过太多的选择。

现在回想起来,我想很多朋友应该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内心挣扎,但其实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理误区。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一个小孩,代表幼时的我们,这个小孩的情绪完全遵从我们内心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产生了哪些情绪,但却会被内心的小孩照单全收,最常见的会产生诸如难过、悲伤、痛苦、惊吓、失望等等负面的情绪,如果不去妥善地处理它们,则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心里的一道难以弥合的伤疤。

我们在成年之后所经历的大部分人际关系都可以看作是孩童时期与父母关系的复刻,哪怕是我们已经独自在外,离家几千公里,和父母之间的联系绝大多数时间也都是通过手机,但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却会扎根在我们一举一动当中。

根据原型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希尔曼的观点,他认为当个体处于婴儿时期,他与同住人的共处的环境以及互动的模式将会形成一个人得以存活下去的精神基础。

同时希尔曼也认为, 如果个体的原生家庭不幸福,那么他在成年之后最显著的心理症状就是压抑。

在这种压抑的底色之下,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

比如幼年时期我们都会本能地去依赖母亲,在临床心理学上也认为在六个月之前婴儿与母亲是共生在一起的, 但如果母亲不幸患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婴儿就极易缺乏安全感,在成人之后也会相比正常人来说有更大的几率罹患抑郁或焦虑方面的疾病。

亲密关系同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契合的。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将自己代入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当中,在潜意识当中试图用成年之后发展的亲密关系去弥补自己年幼时在亲子关系中留下的缺憾。

举个例子来说,无论是在恋爱综艺还是相亲活动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人描述自己时会说自己不善于表达或者不习惯与另一半沟通,但却极度渴望他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理解自己。

基于这种诉求意图建立的亲密关系,就与个体在婴儿时期的特征很像,希望自己无需表达即能得到满足,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心态确实不利于一段关系长期良好地发展。

家庭心理学家萨提亚曾经说过:“个体和他的原生家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行为模式上的表现几乎就是原封不动照搬而来,这种联系之深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由此,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同样也反映了我们原生家庭的氛围和相处模式。

而无论我们是想要改变还是疗愈已有的行为模式,最有效的出发点也无非是在新的关系当中尝试新的人际体验。

我们的命运也无非就是各类人际关系的集合,我们看见它,那么就有可能去改变它。 没有谁的原生家庭是完美无缺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们在关系中可能会被伤害,但也会接受爱和学习爱。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